78 / 100 SEO Score

主管提問的力量

你曾經在會議中問過一個問題,然後急著幫大家解答嗎?

也許你是想節省時間,也許你不想讓團隊陷入尷尬的沉默。

但你是否也發現,越是這樣,大家越穿越,點子也越來越少?

我曾陪伴一位部門主管,她說:「我覺得團隊越來越依賴我,什麼事都要問我,連自己範疇內的事也要等我決定。」她疲憊地嘆了一口氣,然後問我:「是不是我哪裡帶錯了?」

那天,我邀請她回顧最近一次的團隊例會。她分享了一段情境:

「我們正在討論新產品的推廣策略,我問大家有什麼想法,但幾秒鐘過後沒有人回應,我就說:『我自己有一個想法是⋯⋯』然後大家開始接著說『那就照主管的意思吧。』」

「我其實不是要他們照我的做,我是真的想聽聽看他們的看法啊⋯⋯」她感到無奈,也有些失落。

我輕輕地問:「那時的你,在問完問題後,等了多久?」

她沉默了幾秒,笑了笑:「大概五秒吧,就覺得太安靜了,氣氛怪怪的。」

這五秒,對一個習慣高效率運作的主管來說,已經是極限;但對團隊來說,可能連反應的時間都不夠。


「教練不是提供答案,而是陪人找到自己的答案。」

主管的提問力,不在於問題多精準,而在於能否創造出一個安全、被聽見的空間,讓團隊願意停下來思考、嘗試回應。

當我們問出問題後,若能有意識地「不急著說話」,那短短的沉默,其實是思考在醞釀的開始。

這是一種信任的展現:我相信你想得出來,我願意等你。

如果我們習慣立即解答,就等於告訴團隊:「你們的答案不夠好,還是我的比較快。」

久而久之,大家自然就會選擇等待,不再思考。

相反地,一位懂得提問又願意等待的主管,往往能點燃團隊的創意與責任感,讓大家更有參與感與成就感。

主管提問:主管專注傾聽團隊成員發言,引導思考而非立即給答案。
主管提問:主管運用開放式提問技巧,引導部屬自我探索解法。

問題的背後,是信任與願意等待的勇氣

當我們問問題,而不是立刻給答案,其實是在對團隊傳遞一種信任訊號:我相信你們有能力一起思考,而不是只是執行者。

這也是教練式領導的核心精神——不是教導,而是引導。
從「我告訴你該怎麼做」,轉向「你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什麼?」、「你會怎麼定義成功?」、「還有什麼可能性沒被看見?」

提問,不只是技巧,而是一種態度。它代表我們願意放慢,給空間、聽見不同的聲音,也容許過程中的不確定。這不是放任,而是一種更深層的參與。

提問,不是考試,而是邀請共創

如果你是主管,下一次會議前,不妨試著準備三個開放式問題,而不是三個決策方案。
例如:

  • 「我們想達到的結果是什麼?怎麼知道我們成功了?」
  • 「有哪些我們還沒嘗試過的方式?」
  • 「如果你是這個任務的負責人,你會怎麼帶?」

你會發現,當團隊開始說出自己的想法時,他們也開始為成果負責。
因為提問不是考試,而是邀請,是一起參與的開始。

你也可以在日常對話中練習延伸式提問,用「還有呢?」、「你怎麼想的?」替代「你這樣做對嗎?」這些細微的語言選擇,會逐漸改變團隊的氛圍。

主管提問:團隊透過提問方式進行腦力激盪,激發創新思考。
主管提問:團隊透過提問方式進行腦力激盪,激發創新思考。

放慢回應,讓思考長出來

如果你也是一位想要提升團隊思考力的主管,不妨從「提問後的沉默」開始練習。
試著在問出問題後,默數30秒,不急著填補空氣,也不立刻下判斷。你會發現,許多原本安靜的成員,其實只是需要一點時間來整理思緒。

你也可以在會議前預告:「今天的會議我會多問問題,不急著給答案,請大家放心表達。」
這樣的提醒,能幫助團隊慢慢適應從「回答正確答案」轉向「共同探索可能性」的文化。

以下幾個問題,也許能協助你開啟新的對話風景:

  • 如果這是你的專案,你會從哪裡開始?
  • 有沒有什麼我們沒看到的盲點?
  • 如果不考慮資源限制,你最想嘗試什麼做法?
  • 你覺得這個方案背後的假設是什麼?

每一個問題,都是一盞燈,照亮彼此思考的可能性。

領導的深度,不具備多少答案,卻能引發多少人的思考

教練式提問不只是技巧,而是一種領導視野的改變。
當你願意少說一句話,多等五秒鐘,或許就多了一個人願意站出來表達與承擔。

不是每個提問都會有立刻的答案,但每一個真誠的提問,都會在團隊裡埋下一顆「被看見」與「被期待」的種子。

你想對此刻的自己說什麼呢?
你最想問團隊的一個問題是什麼?
如果用「提問」代替「回應」,今天會有什麼不同?


領導不只是做決定,更是陪人找到自己的力量

成為一位教練型主管,不等於放棄指引,而是選擇在適當的時候,讓出空間,讓團隊有機會練習成長。

你不再是唯一的答案提供者,而是那位持燈陪走的引路人。

也許下一次當你想「幫他們快點想出來」時,可以試著問自己一句話:

「我是在幫忙,還是在剝奪他們練習的機會?」

願你在每一次不急的等待中,看到團隊的思考慢慢發光。

你想對此刻的自己說什麼呢?


  1.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– “The Surprising Power of Questions”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是全球領先的商業管理媒體,該文探討了在管理與領導中善用提問如何建立信任、激發創新與促進學習,尤其強調主管如何透過高品質問題促進對話深度。 🔗 https://hbr.org/2018/05/the-surprising-power-of-questions

  1. CoachVantage 提供教練業務支援的平台,文章介紹個人成長教練如何協助客戶突破限制與實踐改變。 🔗https://www.coachvantage.com/blog/coaching-business/personal-development-coaching

  1. 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 (CCL) – “Coaching Questions for Managers” CCL 是國際領導力研究與培訓權威機構,此篇文章提供多種主管可使用的教練式提問範例,並結合實證研究來強調提問對組織績效的實際效益。 🔗 https://www.ccl.org/

一起共創、共學、共好
無論你是剛踏上教練之路,還是只是想找個安全空間聊聊、被聽見,
都歡迎加入我們的線上團練,一起讓這個場域更有流動與色彩。

📌 同時也邀請:願意擔任「團主」的夥伴
若你有興趣協助主持、帶練、引導流程,或想認領其他共學時段,歡迎填寫表單 🙌

👉【點我報名參與或成為團主】
🔗
👉【點我加入社群】
🔗
👉【點我看看右腦教練】
🔗 https://icoach.tw/
期待在共創的空間中,再次遇見願意成長的你。

如果這篇文字有陪到你,歡迎讓我知道。

也許你正處於團隊帶領的關鍵期,也許你也想練習更有力量的提問力,歡迎私訊聊聊你的情境。官方LINE:@icoac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