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主管,我覺得我最近有點迷惘,不太確定接下來的專案該怎麼推進…」
那天下午,陽光斜灑進會議室,一位年輕工程師低聲說著,眼神中藏著一點困惑,也有一絲渴望被理解。
我看著他,沒急著給答案,只是輕聲問:「如果這個專案順利推進,你希望最後達成什麼樣的成果?」
他抬起頭,有點驚訝我的問法,想了幾秒,然後慢慢描述起他理想中的畫面。我知道,這是一場真正的教練對話的開始。
GROW 模式在職場
有時候,主管最無力的時刻,不是部屬犯錯,而是「我已經說了這麼多,他們還是不動。」
也許你也經歷過這樣的挫敗感:會議開完,交辦下去,卻遲遲沒有進展;明明問題清楚,卻總得自己優先解決。久而久之,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有威信,或是這個團隊根本沒有主動性。
這篇文章,我想邀請你一起看看,在這些讓焦午的瞬間,有的可能不是“說的不夠多”,而是“問得不夠好”。
我曾經陪伴一位科技業的中階主管克里斯。他說:「我真的覺得自己快變成救火隊了,每天處理的都是同樣的問題,但同樣的錯誤卻又要重演。」
我請他回想最近一次與部屬的對話。他說,那是為了一個昨晚的專案,他現在直接點出問題、重新安排時間進程也,提醒對方要更主動掌握進度。
「然後呢?」我問。
「他點了,但我看得出來,他根本沒有真正理解為什麼這樣的一個禮拜是嚴重的。」
於是,我請克里斯出來嘗試下一次對話的時候,先不要直接給解法,而是用 GROW 模型的四個步驟來引導:目標(目標)、當前狀況(現實)、選擇(選項)、行動(意願)。
晚上後,他回來說:“這次我幾乎沒說什麼,都是他自己整理出進展的原因,甚至主動提出了三個可行方案,還選了一個要開始試。”克里斯
笑著說:“我原來不是沒有威信,是我以前一直沒有給他空間。”
用 GROW 模型引導部屬,從這四個提問開始
如果你是主管,下次有部屬帶著困惑來找你,不妨試試以下四個問題:
- G:你希望這件事的理想結果是什麼?
- R:目前的情況是怎樣?有哪些已知的限制或資源?
- O:你覺得有哪幾種可能的做法?還有什麼沒想過的選項?
- W:你會從哪一步開始?何時行動?需要什麼支持?
這不只是技巧,更是對人與可能性的一種信任。你會發現,當你開始這樣問,部屬不只是「被指派」,而是「自己選擇」,那份投入與責任感,也將截然不同。
教練式領導的核心,不在於給答案,而是創造出讓人願意面對、願意思考的對話空間。GROW 模型就是這樣一個結構化但不僵化的引導框架。
當你用 GROW 模型陪部屬對話時,其實是在說:「我相信你有能力思考,也願意陪你走這一段路。」
這樣的態度,會讓人從「要我做」轉變成「我想做」,也會提升他們的責任感與參與感。
你不需要是全場最有解的人,而是那個最會問出關鍵問題的人。
你可以從下次的對話中,試著這樣開始:
- 目標(Goal):「你希望這個專案最終達成什麼成果?」
- 現況(Reality):「目前的進度與挑戰是什麼?」
- 選擇(Options):「有哪些做法是你可以嘗試的?」
- 行動(Will):「接下來你打算怎麼做?什麼時候開始?」
不需要每次都完整問完四個步驟,但這四個層次就像一張對話地圖,幫助你不再迷失在「講了很多、卻沒動起來」的沮喪中。
也提醒你,每個人思考節奏不同,有些部屬可能一開始只回答得出現況(Reality),那就陪他從這裡開始,不急著推進到行動。教練式對話不是效率導向,而是信任導向,慢一點,反而能走得更遠。
有時候,領導不是讓團隊跟上你,而是你願意暫停腳步,邀請他們一起看見終點、理解出發的理由,並相信他們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。
GROW 模型的每一步,都是一份「我相信你可以」的回應。
下一次與部屬對話時,不妨從一個「你怎麼看?」的提問開始,看看會發生什麼不同。
- Mind Tools – “The GROW Model” Mind Tools 是全球知名的職場學習平台,該文清楚說明 GROW 模型的四步驟(目標、現況、選項、意願),並提供實用範例,幫助主管進行有結構的對話與績效教練。 🔗 https://www.mindtools.com/a4wo118/the-grow-model
- BetterUp – “What is the GROW Model?” BetterUp 為數位教練領域的領先品牌,文章詳細介紹 GROW 模型如何強化主管與員工的對話質量,並結合心理學與行為科學幫助職場轉化。 🔗 https://www.betterup.com/blog/grow-model
- The Coaching Tools Company – “The GROW Coaching Model Explained” 專注於教練技術資源的網站,文章深入探討 GROW 模型的提問邏輯與每一步驟可用的對話句型,適合主管作為一對一會談參考工具。 🔗 https://www.thecoachingtoolscompany.com/the-grow-model/
一起共創、共學、共好
無論你是剛踏上教練之路,還是只是想找個安全空間聊聊、被聽見,
都歡迎加入我們的線上團練,一起讓這個場域更有流動與色彩。
📌 同時也邀請:願意擔任「團主」的夥伴
若你有興趣協助主持、帶練、引導流程,或想認領其他共學時段,歡迎填寫表單 🙌
👉【點我報名參與或成為團主】
🔗
👉【點我加入社群】
🔗
👉【點我看看右腦教練】
🔗 https://icoach.tw/
期待在共創的空間中,再次遇見願意成長的你。
如果這篇文字有陪到你,歡迎讓我知道。
也許你正處於團隊帶領的關鍵期,也許你也想練習更有力量的提問力,歡迎私訊聊聊你的情境。官方LINE:@icoach
近期留言